欢迎光临丰都乡村振兴!
注册 登录
热门关键词:生态食品、土鸡、土鸭、土猪肉~

    重庆丰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奋力交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高分答卷

       日期:2023-11-15     浏览:549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我们丰都县地处武陵山区北麓、三峡库区腹地,三农工作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我们丰都县地处武陵山区北麓、三峡库区腹地,“三农”工作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

    近日,重庆市丰都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克伟表示,面对“后疫情”时期群众就业和增收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丰都县强化底线和风险意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帮扶等“三大体系”,守紧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体系。

    唐克伟介绍,要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就必须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织密监测“责任网”。健全农户、网格员、县级部门三级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完善大数据监测、12317 平台和“渝防贫 APP”等便民通道,通过专班比对、联席会商等方式及时核查问题线索,以及每年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走访”行动,坚决防止“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现象。

    11.jpg

    打好帮扶“组合拳”,调整优化帮扶政策,加大精准施策和综合帮扶力度,原则上每个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达到3项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至少落实1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切实提高提升监测对象的“获得感”和“认可度”。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是群众是否返贫的核心指标。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化和部分群众回流返乡,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也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持续巩固和提升。消除住房安全“硬伤”。定期全覆盖开展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情况排查,综合运用危旧房改造、宅基地复垦和收储、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危旧房“清零”、农房建新拆旧等行动,守住“危房不住人”底线。

    在落实控辍保学“1+4”联防联控机制基础上,成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大幅提升办学质量,发挥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对低收入脱贫群众重特大疾病自付费用较重的给予“一事一议”倾斜救助,防止医疗保障“退坡”,提升饮水保障“水平”。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市场机制,加快人饮工程建设,全面组建农村供水协会,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丰都县三建乡实行整乡“三变”改革以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今天的三建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已成为重庆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先行示范乡镇。

    土地是三建乡最大的资源,推进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要让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确权确股在最初那段时间,很多群众因为不够了解“三变”改革,不愿意参与其中。

    “我已经把我家的几亩地流转了,请大家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征收致富的大好机会。”在“三变”改革动员大会上,专班干部杨炳树首先站起来,表明态度。最后,他和专班其他干部一起开展“进农户、查资源、话改革”行动,与村民面对面讲政策,点对点解疑惑,逐渐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三建乡最终将5000余亩耕地作为基本口粮田,其余1、87万亩耕地全部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为有效盘活资源,发展产业,三建乡新建公路和人行便道,建设蓄水池和供水管网,实施灌溉渠治理。等水系配套项目。助推产业基地蓬勃发展。

    “土地入股有分红,在产业基地务工,还有工资”村民王继寿说,自己做梦都没想过有这么多好处,撂荒地变成了能生产的金土地,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22.jpg

    据了解,三建乡自实施三变改革以来,三建乡1、14万农民变成了股东,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季节性务工岗位4000个。回引1000余人返乡创业就业。

    唐克伟介绍,当前丰都县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尤其需要依靠改革创新,推动山区农业“弯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等现状,丰都县大力培育发展有情怀、有技能、有实干精神的“新农人”。制定培育“计划书”。探索制定“新农人”标准,因地制宜拟定培育计划,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五年内全县新培育“新农人”1 万人以上。出台扶持“政策包”。拟定支持“新农人”发展的配套政策,创新开发额度5万至30万元的财政贴息信用贷款“新农人贷”,支持“新农人”推广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创建新模式,确保每户家庭产业年收入不低于外出务工水平。打造利益“共同体”。建立健全“新农人 + 村集体 + 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订单生产、入股合作等方式全面参与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农人”发展利益共同体。

    唐克伟表示,丰都自古享有“天下名山”美誉,山水风貌和资源禀赋独特,将围绕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幸福家园的目标,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绘就新时代丰都版的“富春山居图”,乡村建设“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丰都将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推动共建共享。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广泛发动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真正让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活动在组织中、组织扎根在乡村中。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让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中精力“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奋力交出丰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高分答卷”。(文戈 晓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